【75折特賣】總有一天要去吃 + 拍照前先學會看
  






特別推薦




















拍照前先學會看





書 籍 簡 介





 不論使用的是傳統相機、數位相機或照相手機,要拍出好照片,
最重要的前提,不在於專業器材的優劣多寡,或技術的簡單複雜,而是「怎麼有創意地看事物」。



比如說,面對一個建築物,站著看、坐著看、趴著看,從不同角度看,映入眼簾的景致絕對不一樣。能否運用創意、想像力與技巧,將眼前所見設計成不平凡的畫
面,才是決定照片好壞的重點。



本書包含作者的170張攝影作品,作者並慷慨地分享,他是怎麼發現拍照主體,如何從不同角度觀察、構圖,如何與入鏡的人(或動物)互動,在什麼樣的狀況按
下快門。其中既有知識,又有故事,有趣又動人。而藉由「改善前」與「改善後」照片的比對,可以幫助你快速掌握重點,拍出自慢好照片!







作 者 簡 介



布萊恩.彼得森(Bryan Peterson)

彼得森是一位專業攝影師,同時也是備受肯定的攝影教學者。他是《Popular
Photography》的專欄作家,也不時在其他雜誌上發表專業文章,並著有多本攝影暢銷書。











精 彩 書 摘



如何拍出懾人的影像?



每當有人問我,哪一種攝影作品最搶眼?我的答案都是:以最簡單的構圖方式,配上平凡無奇的主體。這種作品之所以成功,是因為以單一主題或概念為重點,而且
構圖中沒有凌亂的雜物。相較於許多業餘攝影師的作品,這些力道十足的構圖是非常鮮明的對比。業餘人士因為急於拍照,畫面的趣味點反而過多,或說是缺乏單一
趣味點,造成缺乏方向感的混亂,因此無法親近觀者的眼睛,迫使觀者去其他地方尋找視覺滿足。



想像你在開闊的道路上迷失方向,終於看到前方獨自佇立的加油站。你急於尋找回到州際公路的路線,找了服務人員問路。他提供了A路線、B路線、C路線,每條
路線都有簡繁不一的具體細節。結果你得不到一個清楚、簡單、具體的方向,反而還陷入更深的混淆。你需要的不過是清楚具體的方向,而這也是多數人的需要。我
們需要清楚了解計畫、行程、日期、時間,若是缺乏這種秩序,生活很快就會陷入混亂,壓力亦隨之而來,你無法有正常的表現,甚至因為失敗而影響到自我評價。



成功的攝影作品也取決於秩序。讓攝影構圖產生秩序的因素包含線條、形狀、形體、質感、圖形模式,這些都是設計元素。每幅攝影作品,無論成功與否,無論是什
麼主體,都至少包含一項設計元素。這些元素具有極大的象徵價值,特別是線條、質感,與色彩。透過它們,觀者所體驗到的感覺可能是堅硬或柔軟、善意或惡意、
強盛或羸弱、積極或消極。我們其實經常在不自覺的狀況下,大量看到並使用設計元素。你的記憶與生活經驗,使你對不同的視覺經驗產生不同的敏感度,並影響你
如何將它們運用在構圖中。



練習:設計的基本原則

我從幾年前開始請學生做一個練習,至今也依然適用。這個練習不僅能幫助你拓展視野,還能揭露你的內心世界:你的喜好與厭惡。



請找出大約八十張你的攝影作品,最好都不包含人像(萬一湊不到八十張非人像作品,就找八十張全部都有人像的作品)。先將這些照片放在一旁,拿一張白紙,在
上面畫六個欄位,各寫上:線條、形狀、形體、質感、圖形模式、色彩。接著以評審的眼光一張一張檢視你的作品,仔細研究每張照片,然後依據主導作品構圖的元
素,在適當欄位做標記。最後,你應該會看到某一兩個欄位的標記特別多。每個人都會有意識地偏好某些設計元素,照片的內容物與相對位置都可以透露你的內心世
界。當然,前提是你的攝影動機出自於你對周遭世界的情感與反應,而非企圖仿效他人風格。



注意看看哪些欄位的標記最少,這些就是你的「弱點」。你得帶著相機出門,針對這些弱點進行創作,而且只帶望遠鏡頭或望遠變焦鏡頭就好,這兩種鏡頭會降低透
視感,剔除景深的因素,所以能強化視覺設計。如前文所述,望遠鏡頭的視界比較窄,因此能近一步消除凌亂的周邊環境,讓焦點定在你希望強調的特定視覺要素
上。



1988年時,當時我的「線條」和「圖形模式」的欄位都有很多標記,直到2003年,各欄位的標記才首次達到數量上的平衡,也是首次包含「質感」這個欄
位!熟悉這些設計基本原則之後,將令你感受到解放的自由,讓你能規劃自己的航程,在靈感之海迎風航行。














有一天要去吃






書 籍 簡 介



 
為求進步,王品集團的高階主管每年必吃百家餐廳;這樣的傳統已延續多年,因此,所累積的餐廳名單已有上萬筆──從平價的路邊攤小吃,到所費不貲的高級餐
廳;從中餐、歐美料理,到日本料理。



這些餐廳勾勒出的,是台灣餐飲界的豐富多彩。



美食達人邱一新,以其豐富的經驗、挑剔的味蕾,從中精選、暗中探訪、再三品評,最後,選擇了若干他覺得「會想再去」的好餐廳。



這些餐廳,有的是料理美味無比,有的是空間具有魅力,有的是景觀比料理精采,有的是經營者與主廚的態度、用心,令人感動。



如此讓人胃口大開、心生嚮往的書,你怎麼能錯過?







作 者 簡 介



邱一新

現任《TVBS周刊》總編輯,也是走遍大江南北、玩遍世界各地的旅人。




自從向青輔會申請到生平第一張贊助機票後,就展開了「行乞」、「化緣」的旅行生涯。曾接受多家航空公司贊助機票、多家頂級旅館贊助住宿,更受助於無數貴
人。因此,得以在十五天內搭乘十二家不同國籍航空,環繞世界一圈半;也能遠赴南、北極。別人到不了的地方,他能去;別人到得了的地方,他能玩得更有趣。




著作:《跟著大亨去旅行》、《天方夜譚探險記》、《在37,000英尺高空說:我愛妳》、《男人天堂趴趴走》、《跟著大亨大小通吃》。









精 彩 書 摘



28.
工作室──精雕細琢的私宅辦桌



推薦理由:自成一家的創意料理。



造化會弄人,但有時也會造就人。原本是茶商的徐清琳在茶葉生意式微後,想到以往款待茶友,大家對他的私房菜都讚不絕口,便在新店屈尺社區另起「爐灶」,以
門牌號碼28為店名,取名「28工作室」,以「私宅辦桌」方式以饗饕客。沒想到,卻以美味打響名號。



由於店裡的菜式不屬於任何中餐菜系,也不屬於歐美,烹飪技法自成一家,因此我私下稱之為「徐家菜」。徐家菜的菜色和味道讓許多人過口不忘,爭相訂位,有時
還要等上個把月才有位子。



但28工作室初始可說是慘淡經營,雖然緊鄰大台北水源地青潭堰、直潭壩水庫,附近亦有濛濛谷、燕子湖等依山傍水之景,卻因沒有懸掛招牌,位置又隱密到過路
客沒有機會「聞香下馬」,開張半年人煙罕至,差點難以為繼,幸蒙朱振藩、李昂等幾位「名嘴」眷顧品評,驚為天人,才吸引了眾多食友慕名尋味,逐漸打開知名
度。



與裝潢得像豪宅的「私宅餐廳」不同的是,28工作室的布置更有「家居」風貌(實際上也是住家),因而顯得更平易近人,讓人感覺就像「去老朋友家吃飯」一樣
輕鬆自在,更接近「私家菜」的本質:存了私心做出來的家常好菜。



客人一到,女主人彭璇碧即奉上一杯香草茶,讓人潤喉開胃、培養吃飯的情緒。前回我喝到的迷迭香茶,有提神醒腦和消除腹脹的功效,而這一回喝的甜菊、香蜂
草、薄荷、百里香等多種香草泡的茶,功效則更多啦,「甜菊可以舒緩精神緊張引起的腸胃毛病,香蜂草可以幫助放鬆及安眠,百里香則可提神和預防感冒
……」聽女主人娓娓道來,客人莫不精神大振,準備大快朵頤。



香草茶配方沒有固定,完全看女主人在院中花園採到什麼。香草都是有機栽培,有二十多種,除了加持菜餚,也用來泡茶或做甜點,像膾炙人口的甜點「香草花
園」,色彩繽紛,杯中有義大利甜菜加上牛奶做的粉紅奶酪,也有甜薄荷、百里香熬煮的透明果凍,還有藍莓煮的紫色凍,層層鑲嵌,再鋪上百香果冰沙、插上一株
馬郁蘭,看了就賞心悅目,活生生就是她的香草花園寫照。



女主人本是花道老師,為了讓徐清琳專心廚藝,夫唱婦隨,便專司內外打理,招呼客人。她在客人吃飯的「客廳」,插了許多盆鮮花,讓花香牽引饞念,讓人對徐家
菜更加充滿期待。「你們插鮮花,菜一定不錯。」吃遍全球名廚手藝的壹傳媒老闆黎智英第一次來時便這麼說,因為連插花都如此講究新鮮度,菜也一定新鮮,正所
謂味鮮勝過任何調味。喝過茶後,女主人遞來大廚的手寫菜單,但這菜單並非點菜菜單,而是今天要吃的菜。由於徐家菜都是耗工費時的功夫菜,無法臨時做出來,
所以必須事先電話預約,否則冒冒失失前來,必吃閉門羹。客人預約時,只要說「什麼不吃」即可,徐清琳便會張羅一切。



這張手寫菜單也像「美食檔案」,值得收藏。因為客人每次來都會發現,除非指定保留某道菜,否則菜單一定不一樣。曾有位客人,不知是故意為難還是嘴饞,竟然
每週來二次,連來十幾次,結果菜都沒重複,才欣然折服。也由於徐清琳不斷研發,菜式愈來愈多,食味萬千,已逐漸形成徐家菜菜譜。這一次,我的菜單上寫著
「百合沙拉、烏魚子豆腐、耆貝羊肉、柚醋皇帝魚、酥海膽、香草雞、深蠔、甘來品、茄汁飯、鮮菇湯、甜點」,還是徐家菜一貫的「九菜一湯一甜點」,看起來平
凡簡單,與家常菜無異。
但「百合沙拉」一上桌,客人便知箇中奧妙了。裡頭有日本百合、義大利甜菜、紫洋蔥、黃甜椒、綠甜椒等健康時蔬,摻雜著干貝、烏賊絲,華麗得就像海底珊瑚
礁,淋上特製青醬汁,酸得動人心弦,吃起來爽口開胃,也讓人期待起下一道料理。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toseco 的頭像
    mtoseco

    mtoseco

    mtose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